作业管理云平台全面落地
以“减”之道促“加”之效
    发布时间: 2023-08-31 10:59    

姜万成以“减”之道促“加”之效,多维度引导学生发展,以信息化教学技术平衡多学科教学。

以“减”之道促“加”之效


姜万成是山东省龙口市南山双语学校的一名教师,从教5年,目前是初二年级的负责人、地理老师和班主任。姜万成认为学生天性不同,禀赋各异,他坚持“多一把尺”,多维度引导学生发展,评价学生成长,以信息化教学技术平衡多学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师生减负增效,以“减”之道促“加”之效。

实物教学 抽象知识具象化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是学生的生命场。”姜万成在教学上,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不上无准备之课,以“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情、备学法”明确学科所蕴含的核心素养,提高备课时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架构理想课堂。


实物教学,是姜万成在教学上做的第一道“减法”。“除了课本知识,我更加注重实物演示。”对于刚上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地理学科中的专业名词,比如等高线地形图。“学生们对等高线的理解特别困难,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会用橘子、苹果或者橡皮泥,捏成一个立体,在上面画上等高线。”姜万成把生活中熟悉的物品搬到课堂上,“减去”学生面对晦涩难懂的理论环节,把知识变得具体、实际,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点。



比起“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姜万成希望学生能够做课堂的主人,所以他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与质疑,提倡“小先生制”,让学生到讲台上讲课,积极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氛围和条件,以实物教学法启发学生学习,由“教知识”到“教方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个性作业 学生乐学更高效


姜万成作为班主任,不仅在地理教学上思变创新,还追求各学科之间的平衡。“‘双减’要求减量,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现在作业虽然不多,但学生还是没有兴趣,他们主观上不想做。”姜万成关注到现阶段教学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对作业的态度。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调整作业布置策略,是姜万成在教学上做出的第二道“减法”。他展开调查与分析,发现关键在于作业的布置、内容和选材,各学科统一的作业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并不适用。于是他和各科老师商讨,根据学情将学生分层,改变作业设计。“我们进行了一个选择,基础好的同学做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就布置一些跟课本知识有关的课外作业,比如语文学科,之前字词抄写的作业比较多,现在的作业形式是老师给出一个主题,学生搜集与主题相关的文章或词句,再拿到课堂上来分享。”


在姜万成与各学科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作业不再千篇一律,而是“量少质高”“以一当十”的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菜单”,让学生拥有选择的权利和机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业完不成的情况得到了改善。


小组合作 互相帮扶共进步


“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找到玩伴、同伴,这是他们爱上学习的重要理由。”姜万成认为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彼此帮助,更能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他支持学生教学生。“我们经常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目的还是鼓励学生们说出来,在小组内5号、6号同学可能一开始不太习惯开口,但经过1号、2号同学的鼓励,一次、两次之后,他们就能够主动地、大胆地上台来说。”小组合作,是姜万成在教学上做出的第三道“减法”,强烈的团队意识,为学生课堂学习注入了新动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姜万成将智慧云平台应用于日常工作中,为高效教学带来了更多可能。第一是对学生作业数据的应用,课前借助智慧云平台制作预习任务单,指导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应题目,再由班级“收集官”利用扫描仪对全班学生作业进行扫描,获取作业数据,清楚地了解学生课前掌握情况;课堂上,他根据云平台显示的作业数据,定位学生薄弱点,同时采取组内互查,同桌互查、教师抽查等多种形式加强课堂记忆;第二是精准推送课后作业,“我们主要考虑题的质量,在云平台的习题库中有一栏专门是应对中考和会考的,题目的质量很好。”姜万成根据学生的学情数据,在云平台的习题库中挑选适合学生的题目,针对性地布置分层作业、靶向作业,帮助学生温故知新;第三是丰富课堂互动,巧妙地将随机点名、同步投影与课堂教学环节融合,增加学生的活跃度,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让教学有趣又有效。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化诉求愈加明显,姜万成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自由性,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深度挖掘其最大优势,通过实物教学、个性作业、小组合作三道“减法”,为教与学价值的双向输送做“加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互助学习,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