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明确1年内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3年内各项工作取得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科学合理作业布置,满足学生学校课后服务基本需要,实现‘“五育并举”,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何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从量上实现减负,从质上保证合理。
“双减”政策与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相辅相成,旨在针对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其明确要求“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可见,科学有效地减轻作业负担必然离不开“作业设计体系的优化”和“作业时长管理”两个方面。如果说,针对前者,传统教学尚可充分发挥其积累的教研优势,那么针对后者,传统方法则略显吃力,这是教育信息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十六进制躬耕课堂教学领域十四载,凭借深厚的一线交互经验,从教育者的视角出发思考问题,时刻保持“在场意识”,融合科技与教育,探索出“精准到校、精准到班,精准到人”的生态化教学平台,潜入了教学中的各个微环节,为作业时间管理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既协调单科目作业量与作业总量,又兼顾差异化教学需求,秉承精准教学“增效不增量,减负不减质”的一贯宗旨,为师生减负,使每个学生都有目标导向的个性化作业。
“作业减负”从何入手?合理调控作业的结构和总量,提升作业质量是核心环节。教师所布置的作业的类型、难度、数量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作业的用时和质量,所以作业需要兼顾日常学习评价机制,强化过程评价,按学生水平分层布置、差异化布置,了解学生学情动态,才能更好地提升作业布置的针对性、有效性,让作业“量尽其质”。
十六进制精准教学云服务平台可实现基于过程性评价的差异化作业管理。
从学校维度来看,已有的符合学情的校本题库,避免出现脱离本校学生真实水平的习题,在作业发布的第一环节进行精准筛选,过滤掉“无用”习题,保证作业的质量,避免学生做重复训练的“无用功”。
从教师维度来看,各学科教师之间可有效协作,协同完成作业的布置。当某一科老师在布置作业前,可以及时了解其他老师已布置作业的时长,从而合理安排本科目作业时间。
从学生维度来看,依托人工智能识别、大数据技术与平台的高并发力,智能化采集、自动化分析学生作业用时,实现时间数据可视化,从数据层不断推进教学教研和作业管理的统筹和优化。
信息化教学时代的作业管理体系,重视学生产生的实际作业数据及其可视化,从过程中不断形成反馈闭环,从而借助过程性数据和信息化的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优势,不断推进教学教研和作业管理的统筹优化,达到真正的“作业减负”效果。
深刻领悟实际教学中的痛点、难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从每个细微、务实处着手,充分满足日常教学需求,更加深入教育信息化应用与教育改革的同频共振,从而加快教育信息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