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提质减负,教学云平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来源:崂山区教体局研训中心 | 作者:崂山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 发布时间: 2021-11-16 | 2371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双减”政策下,给全体学生提质增效,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与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崂山区依托智能教学云平台,全面启动信息化2.0提升工程。崂山区实验学校数学组以此为契机,全面推广使用云平台,在作业的设计与评价上做到“三精准”,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作业模式。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双减”政策下,既要给全体学生减负又要提质增效,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与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崂山区依托智能教学云平台,全面启动信息化2.0提升工程。崂山区实验学校数学组以此为契机,全面推广使用云平台,在作业的设计与评价上做到“三精准”,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作业模式。


科学命题,精准作业

云平台有强大的命制习题功能,“题库”为作业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比如三年级上册的教学资源中,“校本题库”收录不同教材版本的数学题近1.9万道,“校本试卷”来自于全国各地的模拟试卷100余套,与教材和同步练习相配套的“个人题库”2个,题目类型涵盖填空、判断、选择、计算、解答题和综合题。


教师在设计“周周清”作业时,通过云平台的海量题库先进行个人精选,然后分享给组内教师进行作业教研,共同把控作业时长和作业内容,充分凸显自主探究性、综合实践性,真正实现多中选优,群策群力,科学命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益。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进行分层作业,在选择习题时兼顾难易程度合理搭配,凸显个体差异性,实现分层教学。

云平台可以对于学生作业时长进行有效监管,“双减”政策规定小学生作业总量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学校数学组教师布置的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20分钟,学生写作业时,可以将开始和结束做作业的时间写入智能答题卡,教师就可以计算学生的作业完成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作业用时情况。

 

收集数据,精准分析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每天收回作业后,边批阅边记录每个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往往看不到哪个题目出错最多,出错题目的学生都有谁,很难实现面向全体并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利用云平台的“大数据”,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学生的作业情况。学生完成作业后,扫描时系统会自动批阅学生的客观题,对于老师已经批阅完成的主观题系统也会自动核算分数,形成一个详细的大数据分析,全班提交的作业人数,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每道题的正确率,甚至每道题正确和错误的学生名单都可以第一时间查阅。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云平台对于学生作业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基于大数据精准分析学情,快速锁定本节课需要重点讲解的题目和重点关注的薄弱学生,实现课堂的精准讲解和跟进练习。

 

因材施教,精准提质

学生的作业扫描之后错题被自动收集,分别进入“学生错题本”和“教师错题本”。不同的班级会形成不同的错题本,每一个学生也会收到自己独有的错题本。教师在错题本中可以精准知道每道题的作答情况,了解学生每个薄弱项,并针对这些错题进行靶向训练。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将自己的错题打印出来形成错题本,这样就节省了抄题的时间,学生可以及时改错,经常复习,很好地查漏补缺,学生养成良好的改错习惯,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对于家长而言,“家庭端”就成为了家校互通的有效途径,家长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查看学生收录的错题,及时了解学生最近的学习状态,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找到努力方向。


之前,数学组一直在探索如何科学的针对学生的薄弱点布置个性化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作业布置的精准性和针对性。传统教学,很难定位到每一个孩子的学情,缺少必要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撑。云平台的靶向作业功能则有效解决了这个难题。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可以布置靶向作业,既可以把错题重新做一次,又可以推送两道变式题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因为每个学生的错误可能都不一样,所以他们拿到的靶向作业也是独一无二的,有的可能只有一道,有的可能有好几道,避免了学生做重复性和机械性的作业。如果错题再一次做对后,该题就会从他的错题本中被删掉,如果错题连续做错,错题都会标记错误的次数,具有极强的针对性。靶向作业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和“教学相长”,真正实现了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科学地减负提质。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新时代的号角已吹响,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也要与时俱进。崂山区实验学校全体教师会不断学习与实践,为学生的减负增效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