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印发,提出构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利用技术赋能,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模式变革,构建数字化多维评价体系,共享全省教育数据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日前,《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印发,提出构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利用技术赋能,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模式变革,构建数字化多维评价体系,共享全省教育数据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利用技术赋能,促进教育教学方式变革
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变革。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为目的,深入探索5G、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教学应用,打造网络化、沉浸式、智能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支持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区域和学校,围绕智能环境下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逐步普及互动式、合作式、研究型、项目化教学模式。把网络思政、教学实践、劳动教育、在线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加强教与学过程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提升课堂效率,促进差异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教与学。
推进教学组织模式变革。通过智慧教学工具的广泛应用,创新智能环境下的教学组织模式;深化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开展常态化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广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走班选课、校际协同、校企联动等灵活开放的教学组织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协同育人。深化“三个课堂”应用,推广基于网络的双师教学、在线辅导服务模式。推动基于学科知识图谱与育人过程数据的精准资源服务。加强对海量资源及应用数据的挖掘分析,探索构建自适应学习系统,不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
构建数字化多维评价体系。创新学生评价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多层次、无感化、伴随性采集学生学习过程数据,客观记录学生成长经历,支持实现各学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运用智能化考试系统,开展规模化机考,部分科目实现无纸化考试。在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等招考中进一步探索优化线上考试,提高招考方式的灵活性。建立个人数字学习档案,记录学习经历与成果,实现可追溯、可查询。推广在线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机制,支持学习者通过跨校学习、在线学习积累学分。